復活節前夕依照傳統要準備一個小籃子,籃子裡裝要到教堂拜拜的祭品。波蘭嬤今年準備了兩個籃子,一個大的,裡面裝一般要拜的麵包、彩色蛋、香腸、鹽、草跟奶油做的綿羊(象徵春天到了)。波蘭嬤說籃子裡放的東西每家都不太一樣,只要是想被上帝祝福的東西都可以放,有的人甚至只放伏特加。前一天望彌撒的時候,神父還特別交代大家不要帶奇怪的東西。另一個小籃子是波蘭嬤特地幫親親準備的,除了奶油羊咩咩跟彩色蛋以外,就是巧克力兔兔跟巧克力蛋蛋,還有一個陶綿羊。
早上波蘭嬤就已經做好奶油羊咩咩,不過眼睛、尾巴,跟嘴巴裡叼的草特地留給親親做。親親一開始搞不太清楚要幹嘛,一把就想把羊咩咩捏扁,後來波蘭嬤示範給親親看,親親才知道是要把眼睛插進羊咩咩裡。親親做完一次還不夠,又把羊咩咩的眼睛拔起來再插一次,波蘭嬤只好趕快把羊咩咩藏起來。
吃完早餐後波蘭公就帶大家一起去教堂。媽媽有點怕親親會把籃子亂丟,不過親親一直都緊緊拿著自己的小籃子。教堂裡大家都很安靜,只有小朋友的聲音。親親當然是最大聲的那個,一下子喊“媽媽“,一下子喊“架架“(波蘭話爺爺的意思),不然就是喔喔叫,波蘭嬤只好趕快轉移親親的注意力,叫親親看看耶穌的墓,還有旁邊的十字架。
祈福儀式每個教堂的作法都不太一樣。這邊因為人多,神父叫大家拿著自己的籃子到外面集合,圍成一個圈,然後神父在中間唸一唸禱告文,就拿小小“竹掃把“沾聖水把每個人都撒一撒。儀式過程很短很簡單,親親站在波蘭嬤旁邊,不過一直想跑去跟對面的小朋友打招呼。很可惜因為下雨,媽媽沒辦法幫親親拍太多照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